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儒学动态
专家观点
项目成果
研讨动态
分中心建设 分中心建设
分中心活动
传播普及 传播普及
交流互鉴 交流互鉴
尼山球友会·文明论坛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廉洁文化建设
球友会·文明建设
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
《孔子研究》
《中国儒学年鉴》
儒学名家 儒学名家

蒋彝与熊式一夫妇的离合

来源:球友会  更新时间:2024-05-04 01:10:19

 

20世纪30年代生活在英国的蒋彝中国人中,熊式一与蔡岱梅可能是熊式最著名的文坛伉俪。

熊氏夫妇于30年代从中国来到英国,夫妇之后造化弄人,蒋彝因为熊式一的熊式戏剧《王宝川》(据王宝钏故事改编)而意外享誉全球。熊式一是夫妇第一个在西区和好莱坞担任舞台导演的华人。蔡岱梅则因《海外花实》一书,蒋彝成为用英语出版小说或自传的熊式第一位华人女性。

合作受益

蒋彝于1933年6月来到伦敦,夫妇这时候他的蒋彝江西同乡熊式一已经在伦敦生活了将近一年。蒋搬进了熊位于汉普斯特德上公园路50号的熊式两层小屋。蒋彝运气不错,夫妇这时候熊式一已经完成了对经典京剧《红鬃烈马》的蒋彝改编,将其改名为《王宝川》,熊式计划在英国演出。夫妇熊先为该剧找到了麦勋书局,然后邀请蒋彝为其配图,同时也邀请了徐悲鸿。蒋彝学的是化学,但他父亲是画家,受其影响,他从小对绘画感兴趣。1934年7月剧本出版,其中有三幅徐悲鸿的彩色插图、12幅蒋彝的单色插图。

这是他们的第一次合作,双方都从中获得了收益。然而,此次合作却种下了不快的种子,为两人未来的关系定下了基调。1934年11月,熊的戏剧《王宝川》上演,立即大获成功,剧场观众和戏剧评论家都赞不绝口,在西区一直演了三年。包括历届首相在内的社会名流纷纷前来观看,普里斯特利、威尔斯等文坛要人也撰文赞扬。连玛丽王后也去看了。第二年,《王宝川》风行纽约,第一夫人埃拉诺·罗斯福到百老汇看戏时,熊还与她见了面。这突如其来的成功让熊陶醉,他跟蒋说,他以后的作品不妨都由蒋来画插图。蒋认为这是屈尊俯就。那时候他就下定决心,也要当一名作家。

不过,蒋彝通过熊式一的引荐,才慢慢结识了英国各界要人,其中包括皇家美术学院院士菲利普·康拉德,蒋彝曾与他一起到泰晤士河上驾摩托艇、划船。蒋彝还发现,自己周围有很多从国外赶来的人,大多是中国和美国的知名艺术家、作家和演员,有些人以后会对他的事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其中一位就是徐悲鸿。熊式一介绍他们认识之后,蒋彝陪着徐悲鸿去参观伦敦的博物馆和画廊。徐悲鸿和新中国第一家美术学校的创立者刘海粟一直在组织欧洲中国艺术系列展览。刘于1934年年末来到伦敦,在新伯灵顿画廊筹备现代中国画展,并于第二年开展。刘邀请蒋彝参加展览。与中国现代最优秀的艺术家共同展出,对蒋来说是个重要时刻,他有10幅作品参展,最后甚至还卖掉了一幅小画。

不过,蒋彝出版第一部重要作品《中国之眼》,熊式一起到了关键作用。出版《王宝川》的麦勋书局要找一位中国作家,写一本关于中国艺术的书,以赶上皇家艺术学院举行的国际中国艺术展(1935年11月28日-1936年3月7日)。尽管蒋担心自己的英文不能胜任,在熊的推荐下,他还是得到了这份合约。该书由熊作序,于1935年11月21日在国际中国艺术展开幕前一周出版。

离散生活

随着日本加速对中国的侵略,两人在抗日运动中团结起来,用各自的名声来推动当前的抗日活动,两人也都是1936年布鲁塞尔国际和平大会的代表。

1943年,熊式一及其家人搬到牛津,希望让孩子们上当地学校,增加以后进入牛津大学的机会。熊式一在牛津的艾弗里路租了一幢房子,名为格罗夫屋。在一定程度上,这也是蒋的新家,因为根据蔡岱梅在自传《海外花实》中的说法,那儿已经成了“英国华人的社交中心”。

蒋也是牛津熊府的常客,能享用蔡岱梅做的大餐——鸡汤蒸蛋、烤鸭、“中国调料”鸡、炖牛舌、虾仁白菜炒“中国细面”、“中国香菇”面、米饭、啤酒——这为她挣得了“全英国最好的中国菜厨师”的美誉。蒋与家人分离,尤其想念自己的孩子,因此他也很享受与熊家五个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尤其是最小的孩子德荑与她的朋友何伯英,这两个孩子很喜欢他画的熊猫。现在回忆“蒋叔叔”的时候,德荑还记得他爽朗的大笑,以及他给她买的三轮车:

我只有五岁,他问我圣诞节想要什么。(他弄到三轮车)应该很不容易(那时候实行配给制,这种东西只有黑市上才能弄到),很可能非常贵。

但是,她也提到,熊家对蒋的好意不够重视,“我想我家人并不完全理解他有多大方”。这是他们关系紧张的一个可能因素。

互相鄙视

在采访熊式一的第二个儿子熊德輗时,他对我说,熊尊重蒋彝、欣赏蒋彝,因为“看到他一直学习”,“刚到英国时,他几乎一点儿英语也不懂,后来成为作家,完全是靠着自己的巨大努力”。不过,在同次访谈中,熊德輗之子熊伟却说:“晚年的时候,他们俩互相鄙视。”

熊德輗和熊伟认为两人后来关系恶化,是因为性格不同——熊“不负责任”,而蒋“有条不紊”,但他们也说熊看不起他朋友的作品。熊德輗也承认,在其他华人圈子里,他父亲的自我形象——穿旧式长衫、留长发——也引来了一些“难听的话”。由于《王宝川》的成功,很多人“妒忌,因为他什么荣誉都有了,什么名气都有了”。

30年代英国的离散华人要从事文化生产,就必须用异域化的方式具体表现中国特性,才能获得英国观众,而且其中的空间非常有限;因此,不仅是熊式一和蒋彝,当时他们圈子中的很多华裔文人都不得不相互竞争。于是,在离散华人共同社会地位的脆弱基础上好不容易才建立起来的深层纽带,最终因此断裂。

《蒋彝和他的文友:旅英华人的艺术创作与社会交往(1930-1950)》 

[英]保罗·贝文等主编 周小进等译东方出版中心2023.11